曹汝謙(1905——1929),原名儒謙,字效公,應縣下馬峪村人。在高小念書時,受其二舅父鄭業和三舅父鄭績的影響。開始萌發革命思想,經常閱讀鄭業從北京帶回的《新青年》、《每周》書刊。
民國九年(1920),曹汝謙考入山西省立第三師范,同年冬由鄭業介紹加入亍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奉鄭業之命在第三師范發展青年團員。年底,他在同學中發展了幾名團員,組成了雁北第一個社會主義青年團小組。接著,他發動同學走出校門,在大同街頭搞宣傳活動,引起大同統治當局的注意,不久被開除出校。
民國十年(1921)秋季,曹汝謙又考入太原平民中學讀書,校長梁永泰是閻錫山的親信,平民中學是閻錫山控制最嚴密的學校。但在曹汝謙的發動下,平中的革命氣氛很快活躍起來。可是不到一年,曹汝謙又以不守校規的罪名被開除出校。
民國十一年(1922)夏天,中國共產黨早期創始人之一高君宇回到太原,介紹曹汝謙到已由上海遷到北京的共產黨中央機關刊物《向導》周報社工作,曹汝謙負責收發、送報、通訊聯絡等工作。這期間,他刻苦學習馬列主義著作,思想覺悟和理論水平提高很快。同年,經高君宇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
民國十三年(1924)夏天,曹汝謙隨高君宇南下準備投考黃埔軍校。到廣州后,轟轟烈烈的沙面大罷工正在進行,組織上令他和高君宇立即參加罷工的組織工作。罷工勝利后,曹汝謙被分配到中共兩廣區委。在這里他結識了剛廟歐洲回國擔任兩廣區委委員長的周恩來,在周恩來直接領導下工作。
是年10月,廣州商團發動叛亂,在周恩來親自領導的平息叛亂戰斗中,曹汝謙靠自己的機智勇敢,每次都能圓滿完成任務,受到周恩來的器重。因此,在組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支革命武裝——大元帥府鐵甲車隊時,周恩來就確定曹汝謙為領導人之一,任鐵甲車隊政治教官。
鐵甲車隊的政治軍事訓練僅僅進行了一個月,就開始執行作戰任務。先是奉令支援廣寧的農民運動,攻擊頑固土豪寨子。后來,陳炯明進犯廣州,曹汝謙又率領車隊第三排返回廣州,參加東征。
在戰斗的間隙,鐵甲車隊將敵人破壞的鐵路、橋梁、車站迅速修復,完全控制了廣九鐵路,保證了東征大軍的運輸暢通。
民國十四年(1925)5月,混入革命陣營的滇桂軍閥楊希閔、劉震寰,乘革命軍東征,廣州空虛之機發動叛亂,陰謀顛覆廣州革命政權,形勢異常危急。曹汝謙奉命率鐵甲車隊回師參加平叛戰斗。
開始,車隊在廣州東堤天字碼頭至大砂河一帶布防,掩護黨政機關撤過珠鏨。隨后,移駐大元帥府,保護大元帥府的安全。待東征軍回師廣州砂河區,包圍了叛軍主力后,曹汝謙率領鐵甲車隊和飛機掩護隊,配合黃埔軍校第三期入伍生總隊攻占了石牌車站,然后沿鐵路向砂河進攻。攻下砂河后,觀音山又被敵人占據。鐵甲車隊 。已經連續作戰幾晝夜,大家又累又餓。這時,曹汝謙激勵大家再堅持一下,要把敵人徹底消滅,說著他帶頭猛沖猛打,大家一鼓作氣沖上了觀音山口與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搏斗,將敵人全部消滅。
不久,曹汝謙即被調到何成浚的鄂軍總指揮部任政治部主任,復調入程潛的第六軍任政治部主任(未到職),又調到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七團任黨代表。
民國十六年(1927)“四·一二”政變后,曹汝謙又隨周恩來到武漢工作,任湖北省政府警衛第二團黨代表,駐在武昌的南疵當時由于中共所掌握的武裝力量大部分在河南前線作戰,曹汝謙率領的這支部隊就擔負起保衛中央的重任。民國十六年(1927)5月,曹率部參加了平息夏斗寅叛亂的戰斗,還奉命挺進各縣,堅決鎮壓。
武漢周圍搞叛亂的土豪劣紳。“七·一五”政變后,白色恐怖十分嚴尊中央將曹汝謙從警衛二團調到中央軍委工作。“八·一”南昌起義后,曹汝謙率領張稼夫等人在武漢安置起義失敗后從前線撤退來的軍事干部,從而保存了黨的力量。
民國十六年(1927)冬,黨中央轉移上海,曹汝謙奉命繼續留在武漢作地下工作。民國十七年(1928)秋季,黨中央派曹汝謙去北平特別市做地下工作,但到平僅一月,即被北平特別市警備司令部逮捕,經多方活動,最后由何成浚(時任北平行轅主任)和豐王璽保釋。
次年春季,何成浚在鄭州組織討逆軍第三路總指揮部。黨組織派曹汝謙到河南何部以任職作掩護,為黨作兵運工作,待其條件成熟時,組織隊伍起義。曹汝謙化名曹謙,以何成浚總部總參議兼軍需處長的身份,活動于士兵和中下層軍官中,在部隊進行宣傳組織工作,但不久何部被撤銷,曹汝謙雖無公開身份作掩護,但繼續為完成黨組織交給的任務而奔走9經常活動于豫北、新鄉一帶,準備建立一支革命武裝。但是由于他的名聲較大,當時任河南省主席的韓復榘曾指示部下盡快捕殺曹汝謙。由于曹汝謙富有地下工作經驗,雖數次遇險,都幸而走脫。民國十八年(1929)春,曹汝謙回家完婚,就便在應縣發展黨的組織。同年8月2 2日,黨組織令曹汝謙立即趕到河南,去做武裝暴動工作。原來,在河南豫北的衛輝府(今汲縣)有一支自發的農民武裝“千民會”,黨組織決定由曹汝謙與楊靖仁(曾任閻錫山旅長)把這支隊伍組織起來,迅速擴大,發動武裝暴動,建立紅色革命政權。曹汝謙按照地下黨指示,與楊靖仁來到衛輝府西南的賀生屯,找到“千民會”的頭領——獵戶馬友春,經過短期活動,在賀生屯集中起三百人。不久,河南義勇軍在賀生屯正式成立,由曹汝謙任司令員,下轄第一團,馬友春任團長。同時,曹汝謙還做通了汲縣縣長的工作,允許義勇軍移駐衛輝城內。還寫轄給他在應縣發展的地下黨員楊清元等人,邀他們到汲縣幫助擴軍。到11月,衛輝城里的義勇軍已擴大到五百多人,城外駐的兩個團也初具規模,只等年關到,就發動武裝起義。這時,駐新鄉的豫北警備司令張萬慶(軍閥韓復榘的部下),偵知義勇軍首領就是在緝的共產黨員曹汝謙,便密報韓復榘。韓復榘命令張萬慶迅速把這支新生的革命武裝扼殺在搖籃中,并設法抓捕曹汝謙。11月30日凌晨,一陣激烈的槍聲在衛輝城頭響起,曹汝謙判斷情況有變,馬上命楊靖仁帶領司令部的同志乘夜沖出城去,自己和楊清元、豐其英把司令部的文件、鈔票燒毀之后,便向外沖。這時敵人已向司令部包抄過來,眼看突不出去了,曹汝謙說:“你們兩個先走,我在后邊掩護。”楊、豐二人不同意,拉著他衣裳走,曹汝謙掙脫了他們,舉槍射擊敵人,掩護楊、豐二人爬越城墻脫險。自己則藏在一家的柴房里。正當敵人準備撤走的時候,曹汝謙藏身的地方暴露了,不幸被捕。在審訊時,面對敵人的威脅利誘,曹汝謙一言不發。張萬慶束手無策,便下令把曹汝謙和同時被捕的馬友春等十七人殺害。
曹汝謙先后兩次結婚,先娶胡寨王氏,民國十八年(1929)婚。后與大營村吳桂珍結婚,均無子。《中共黨史人物傳》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