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學發展觀,實現我市轉型發展、安全發展、和諧發展、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應對金融危機,調整產業結構,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重要舉措。為此,根據國家《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山西省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綱要(2009-2015年)》的精神和朔州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全面推進文化建設的要求,特制訂本規劃綱要。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ㄒ唬┲笇枷?/p>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為目標,以體制機制創新、內容形式創新、傳播方式創新為手段,以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加快文化產業基地和區域特色文化產業建設、培育文化產業骨干企業和引進戰略投資者為重點,堅持區域化布局、市場化運作,努力把我市的文化資源優勢轉變為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為建設最宜居、最宜發展的新朔州提供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

  (二)基本原則

  1、堅持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發展相協調的原則。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業的繁榮,一手抓經營性文化產業的發展。建立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保障體系,健全文化產業法規,完善相關管理辦法與措施,確保文化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2、堅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原則。引導各類文化企業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增強社會責任感,努力生產和提供既有良好社會效益又有良好經濟效益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

  3、堅持政府推動和市場調節相結合的原則。既牢固樹立市場意識、開放意識,充分發揮市場配置文化資源方面的基礎性作用,又要加大政府引導和扶持力度,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優化產業結構,整合優質資源,努力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環境。

  4、堅持文化產業和相關產業聯動發展的原則。積極促進文化產業與其他產業特別是旅游產業的聯動發展,以旅游激發文化活力,靠文化增添旅游魅力。

  5、堅持文化產業發展和先進科學技術相交融的原則。充分利用先進技術和現代生產方式,改造傳統文化生產和傳播模式,培育新的文化業態;推進文化產業升級,延伸文化產業鏈,提高文化產業整體技術水平和核心競爭力。

  二、發展基石 

  文化產業發展的基石是文化資源??偫▉砜矗分莠F有的文化資源大致可分為八大類。

  一是佛教文化資源。朔州境內的佛教文化資源非常豐富,有應縣的佛宮寺釋迦塔、凈土寺、文殊寺、永鎮寺、大安寺、殊海寺,朔城區的崇福寺,懷仁縣的清涼寺、永寧寺,平魯區的三層洞觀音塔、烏龍洞寺,右玉縣的寶寧寺,山陰縣的瑞云寺、化悲巖寺等等。其中佛宮寺釋迦塔是世界現存最高、最古老的純木結構佛塔,是極品國保文物,里面供奉的兩顆佛牙舍利更是佛家圣物,無價之寶,奠定了朔州佛祖文化的根基;崇福寺是國保文物,其建筑上的減柱藝術國內罕見,大雄寶殿三大主佛的背光舉世無雙;清涼寺則是大智慧文殊菩薩赴五臺前說法的道場。此外,還有道教、關公、龍王等文化資源點綴其間。

  二是邊塞文化資源。朔州地處雁門關、寧武關之外,殺虎口之內的內外長城之間。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在這里,中原農耕民族與北方獫狁、匈奴、鮮卑、烏桓、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游牧民族之間發生的大小戰役不可勝數,因而境內的邊塞文化資源異常豐富:長城龍盤,城池虎踞,亭障連綿,烽燧棋布,關隘密設,堡寨林立。最為著名的有中國最早因培育戰馬得名的馬邑城(今朔城區古城,也稱秦馬邑;唐于開元年間另置馬邑縣,即今朔城區神頭鎮馬邑村,也稱唐馬邑),有與雁門關互為犄角的關前隘城廣武城(舊廣武和新廣武城),有掩埋征戰疆場錚骨英靈的廣武漢墓群,有楊家將浴血奮戰的金沙灘古戰場,有戰為兵爭要沖、和為邊貿互市的殺虎口以及右玉古城。這里民俗豪爽任俠,尚武崇馬,曾經出現過張遼、劉武周、尉遲恭、李克用、周德威、李存勖、李嗣源、麻貴等馬上帝王和驍勇戰將。

  三是生態休閑文化資源。朔州自然風光獨具特色,既有邊塞“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宏大、蒼茫,又有紫金山、蓮花山、草垛山、龍首山、跑馬梁、石柱溝、清涼山的奇特、秀麗。特別是所轄右玉縣,漫山喬林蒼翠,遍野灌叢葳蕤,林草覆蓋率達57%,被譽為“塞上綠洲”。

  四是現代工業文化資源。改革開放以來,朔州的現代工業發展迅速。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全國最大的平朔露天煤礦,2008年生產原煤8000萬噸;神頭一、二電廠裝機容量達220萬千瓦,2008年發電129.12億千瓦時;還有山陰古城乳業、懷仁縣應縣的陶瓷工業、金海洋循環工業園、右玉小五臺風力發電場等都呈現出飛速增長態勢,成為域內一道道靚麗的風景。

  五是紅色文化資源。在波瀾壯闊的近現代歷史長河中,朔州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谷諔馉帟r期,朔州是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和晉綏抗日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共領導的第一支革命武裝大元帥府鐵甲車隊政治教官曹汝謙、十大元帥之一徐向前的入黨介紹人楊松青等都是朔州人;為新中國成立做出突出貢獻的百位英雄模范人物之一的烽火僑女李林,1940年4月26日為掩護軍民突圍在平魯壯烈殉國;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賀龍、陳毅等曾路經我市或在域內戰斗;還有應縣烈士塔、朔城區塞北烈士陵園等。這些紅色文化資源是我市愛國主義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寶貴財富。

  六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全市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2個(朔州秧歌、晉北道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8個(包括朔州喜樂、賽戲、朔州踢鼓子、騾馱轎、廣武傳說、朔州秧歌、梨花春釀造工藝、晉北道情)。

  七是廣播電視傳媒資源。全市共有電臺5座,播出6套節目;電視臺3座,播出4套節目。廣播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分別為94.03%、98.52%。其中市級電臺1座,播出節目2套,全年節目播出時間為6238小時40分鐘,全年自制廣播節目時長4488小時;市級電視臺1座,播出2套節目,兩套節目全年播出時長為16628小時,全年自制電視節目10036小時。全市有線電視網絡傳輸機構6個,有線電視用戶60000戶,系統外有3個有線電視站。共有微波站9座,微波線路總長度達302公里。全市共有廣播電視衛星收轉站1895個?;拘纬蔁o線、有線、微波、衛星接收等多種技術手段覆蓋的廣播電視網絡。

  八是文化娛樂基礎設施與實體資源。建市以來,市委市政府一直注重文化基礎設施的建設。特別是近年來,市七里河公園、市體育館、市圖書館、市博物館、市文化藝術中心、市人民公園的相繼建成,加上即將建成的市新聞大樓和以前建成的市影劇院、市群眾藝術館、市中心廣場、市體育廣場等,為全市的文化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全市城鄉有68家零售書店,36家音像制品零售店,84家打字復印印刷企業,35家營業性歌舞娛樂場所,123家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9家影劇院,12家(處)演出單位,24家旅游公司,以及文物商店、美術裝潢、雕刻、剪紙、民間吹奏等等文化經濟實體,是目前朔州文化娛樂業的主力軍。

  以上豐富的文化資源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充分的條件。

  三、目標、主題和主要任務 

 ?。ㄒ唬┠繕?/p>

  朔州市文化產業的發展剛剛起步,但必須高起點、大跨步、全力推進。預計到2012年,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2%以上,到2015年達4%以上,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形成地方特色鮮明,主導產業突出,布局結構合理,精品不斷出現,市場繁榮有序的文化產業發展新局面。到2020年,基本實現由文化資源富市向文化強市的跨越,使文化產業成為我市新的支柱產業。

 ?。ǘ┲黝}

  《山西省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綱要(2009-2015年)》將晉北大同、朔州、忻州規劃為“佛教與邊塞文化產業區”。要求以這一帶的佛教文化、邊塞文化、古都名城文化、長城關隘文化、民族民間文化等資源為依托,通過市場化運作和重點項目建設,推動相關產業融合,形成富有佛教文化特征和邊塞風情的文化產業鏈。這一規劃準確、客觀,符合朔州實際。據此,朔州市文化產業發展的主題確立為:全力打造以“佛宮奇塔、西口古道、內外長城”為特色的邊塞文化產業明珠。

 ?。ㄈ┲饕蝿?/p>

  2010—2015年,我市文化產業發展總的任務是:建成六個中心;做強六大行業;實施三大工程;創建兩大園區一個基地;項目帶動,打造八張城市名片;精心設計,建設一條文化旅游線路。

  1、建成六個中心:充分發揮市區在交通、人才、技術、信息、資本等方面的優勢,努力把市區建成全市的文化旅游服務中心,廣告傳媒影視中心,演藝與娛樂中心,文化創意與會展中心,藝術創作生產與貿易中心,文化產品與文化物資交流中心,對全市文化產業發展起到示范、輻射效應,引領全市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

  2、做強六大行業:深化體制改革,科學整合資源,加大扶持力度,做強文化旅游業、廣播影視業、休閑娛樂業、演藝會展業、印刷業和工藝美術業。

  3、實施三大工程:即馬邑古城、兩廣武古城、右玉老城三大遺址的保護、修復與開發工程。

  4、創建兩大園區一個基地

  (1)朔州市文化產業園區。在朔州高等師范??茖W校和朔州能源大學附近劃出朔州市文化產業園區用地100畝,成立朔州市文化產業研究開發中心和朔州市文化產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招文化產業商賈,引文化產業資金。引導書刊、網吧、音像、工藝美術、戲劇、影視等產業的規?;⑦B鎖化經營。在朔州高等師范??茖W校增設影視、動漫、武術、導游、舞蹈等專業,培養文化、旅游產業專業人才。組織創作反映佛祖文化、門神文化、邊塞文化、西口文化和紅色文化的影視、歌舞精品,研究開發全市佛、兵、馬等文化旅游工藝品,形成融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文化于一體的文化產業園區。

  (2)朔州市報業園區。以朔州報社大樓所占黃金地段置換低價建設用地,建設朔州市報業園區。整合全市報刊印刷資源,吸納民間資金,形成跨地區、跨行業的報業、印刷業園區。

 ?。?)朔州市廣電創意基地。以即將建成的新聞大樓為依托,引進高智人才,進行創意策劃、新媒體制作、影視拍攝等,形成朔州市廣電創意的孵化發育基地。

  5、項目帶動,打造八張城市名片:

 ?。?)應縣釋迦塔。以應縣佛宮寺釋迦塔以及佛牙舍利等極品文物為龍頭,在應縣規劃建設佛祖文化博物館、舉辦四月初八佛誕節、適時啟動佛宮寺釋迦塔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程等項目,展現佛宮寺釋迦塔在佛教界的祖庭地位和意義、佛牙舍利現世的曲折過程、釋迦塔在建筑學與美學上的意義等;介紹以應縣佛祖文化為核心包括凈土寺、文殊寺、永鎮寺、大安寺、殊海寺、清涼寺、永寧寺、瑞云寺、崇福寺、烏龍洞寺、寶寧寺等在內的朔州佛教文化旅游圈,并與以云岡石窟、上下華嚴寺、懸空寺、五臺山等形成的晉北佛教文化旅游圈相連接相呼應,形成我市展示佛祖文化的城市名片。

 ?。?)山陰廣武城。在邊塞雄關雁門關外的山陰廣武方圓一公里內,有廣武明長城、廣武漢墓群、舊廣武城三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和新廣武城一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眾多高品位的邊塞文化遺存如此集中,在全國實屬罕見。在此建設大型邊塞文化主題公園,系統介紹朔州邊塞文化文物古跡以及整個中國邊塞文化,并以各種文化藝術形式表現這里發生過的氣勢磅礴而波瀾壯闊、足以影響中國走向的邊塞大事件,形成我市展示中國邊塞雄風的城市名片。

 ?。?)城區古馬邑。馬與朔州有著很深的文化淵源,二萬八千年前的峙峪人即以獵取桑干河的河馬為生,到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蒙恬北擊匈奴筑華夏第一馬文化城馬邑時,朔州養馬已成蔚然大觀,北魏爾朱新興時,“牛羊駝馬,色別成群,彌漫川谷,不可勝數”。朔州絕大多數城、堡都曾經建有祭祀馬王的馬神廟。以此文化內涵為依托,在朔城區古城規劃創建華夏馬文化博物館,介紹馬邑源起、馬邑馬政、朔州馬文化以及中國馬文化,恢復城內關帝廟、馬神廟等項目,形成我市展示中華馬文化的城市名片。

 ?。?)門神尉遲恭。大唐尉遲恭,中華一門神。在朔城區古城內規劃建設尉遲恭紀念館,塑尉遲恭擒海馬神勇雕像等項目,成為我市展示中華門神的城市名片。

 ?。?)右玉殺虎口。有“塞上綠洲”之稱的右玉縣,經過近年來的傾力打造,已修復殺虎口長城,建成西口博物館、康熙大營、蒼頭河生態走廊、南山森林公園、賈家窯松濤園等,以殺虎口為中心的西口文化旅游區已初具規模。以此為依托,繼續豐富西口文化產業園的內容:建殺虎堡遺址公園,西口文化商務會館,西口影視基地,中國城堡文化博覽園;復建朔平府和寶寧寺;擴建介紹右玉生態文明、彰顯右玉精神紀念館;尤其要大力發展惠及廣大右玉老百姓的鄉村旅游等一系列項目,形成我市展示西口文化與生態文明的城市名片。(6)懷仁金沙灘。懷仁縣在金沙灘古戰場上已建成楊家將石雕、點將臺、仁和殿、刀樓、印樓、鐘鼓樓、繪彩長廊、八卦陣等景點,而崇國寺、天門陣正在建設中。以此為基礎,加大投入,提高規劃、建設檔次,增建上演楊家將故事戲大戲臺、跑馬場、中國古代兵陣博覽園等項目,形成我市展示楊家將文化與我國古代兵陣文化的城市名片。

  (7)平朔露天礦。平朔露天礦是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親手設計并促成的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是中國內陸改革開放的第一塊試驗田,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的里程碑。在中煤平朔煤業有限責任公司規劃建設平朔現代工業文化博物館和煤炭與地質博物館等項目,以展現改革開放前朔州傳統工業概況,平朔露天礦的源起、發展及未來,與露天礦大型現代化機械設備、氣勢宏大而巖層分明的開采區和寧靜秀麗的平朔生活區一起,形成我市展示現代化工業氣派的城市名片。

 ?。?)歸僑女英雄。平魯區李林烈士陵園有李林騎馬持槍雕像,毛主席題字紀念碑,李林生平和平魯烈士紀念館,李林、王寶、蒙蔚、李桂芳等烈士的墓冢和墓碑等建筑。被國家和我省多家單位命名為革命傳統或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山西省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規劃將李林烈士陵園遷到風景秀麗的南山公園中,與文昌玲瓏寶塔一起形成我市展示紅色旅游文化的城市名片。

  6、精心設計,建設一條文化旅游線路:八張城市文化名片及其相關資源分布在我市各縣(區),需要深入調研、科學論證、精心設計,建設一條文化旅游線路來連接。

  四、保障措施  

 ?。ㄒ唬娀瘜ξ幕a業的領導

  文化產業的發展,是事關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大事。各縣(區)黨委、政府要把文化產業發展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努力營造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良好氛圍。建立黨委統一領導、政府組織實施、黨委宣傳部門協調指導、行政主管部門具體落實、有關部門密切配合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市、縣兩級都要成立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產業發展領導組,統一指導、協調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產業發展工作。領導組由宣傳、文化、財政、機構編制、稅務、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等相關單位組成,由同級黨委、政府負責同志擔任正副組長。辦公室設在同級黨委宣傳部,宣傳部要建立專門工作機構,配備專門工作人員,具體負責日常工作。

  (二)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加快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的步伐,建立規范的現代企業制度;以資本為紐帶,推進文化企業兼并重組,不斷壯大骨干文化企業實力;積極拓寬投融資渠道,培育文化產業(尤其是文化旅游產業)戰略投資者;大力推進文化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充分利用先進技術和現代生產方式,提升產業規模和效益;加強文化產品和要素市場建設,大力發展市場中介機構和行業組織,積極參與國際文化市場競爭,培育現代文化市場體系;繼續推進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改革,轉變政府職能,推進政企、政資、政事、政府與市場中介組織分開;探索建立新型的國有文化資產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形成職責明確,反應靈敏,運轉有序,統一高效的宏觀調控體系

 ?。ㄈ┰O立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

  加大對文化產業資金投入的力度,優化財政在文化領域的投入結構和投入方式,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和帶動作用,支持有市場發展前景的重大文化產業項目的建設,支持關鍵技術的開發,支持文化產業鏈的形成,支持文化產業基地建設。市財政從2010年起,每年在預算內安排2000萬元,建立市級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采取貸款貼息、項目補助、獎勵等方式支持文化產業發展。各縣(區)財政也要相應安排一定專款,建立本級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并制定相應的使用和管理辦法。市發改委從2010年起,每年安排一定數量的資金,主要用于未納入服務業“1+10”項目扶持的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建設。

 ?。ㄋ模┩晟莆幕a業發展的政策體系

  要抓住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文化體制改革中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和支持文化企業發展的兩個規定的通知》(國辦發〔2008〕114 號)精神的契機,綜合研究國家關于文化產業發展的方針政策,認真清理規范我市原有的政策法規,并制定出臺符合朔州文化產業發展實際的配套政策和實施辦法。從市場準入、投資融資、稅收優惠、出口扶持、土地使用、基地園區建設等方面,為我市文化產業發展提供政策支撐和法律保障。

 ?。ㄎ澹┘訌娢幕a業人才隊伍建設

  加強對文學藝術、廣播影視、文化產業研究、資本運營等文化產業各類專業人才,特別是文化產業發展的領軍人物、創意策劃人才和懂經營善管理的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充分利用我市現有大專院校,有針對性地培養文化、旅游業發展的實用人才。加強與發達地區的聯系合作,本著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則,用足用好我市招才引智的相關政策,努力引進文化產業的各類高端人才。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各類藝術專業工作者的保護和使用,建立健全人才激勵機制,創建有利于各類人才施展才干的良好環境。表彰有突出貢獻的文化產業工作者,允許文化企業對有突出貢獻的優秀人才以股權、期權等形式進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