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朔州市智慧城市發展服務中心,首先看到的是正在實時播放巡查畫面的大屏幕,兩側是滾動的本周案件情況和網格員的工作動態。工作人員坐在電腦前,隨時掌握城市管理系統運行狀態,受理城市管理問題,并實時與省、市數據互聯互通一屏展示,確保問題準時派遣、快速處置。
“朔城區民福西街與朝陽路交叉路口北50米,有道路不整潔現象。”數字城管平臺及時受理并派發市城發環衛清潔有限公司負責處理。
“市區振華街及怡東路交叉路口,紅綠燈東北方向的盲道,路燈井蓋破損,存在安全隱患。”數字城管平臺及時受理并派發朔州市城發城市照明管理有限公司進行處理。
朔州市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數字城管采用七步閉環工作,即信息采集—受理立案—任務派遣—任務處置—結果反饋—核查結案—綜合評價。通俗地講,就是把像市容環衛、園林綠化、市政公用、綜合執法、安全監測等城市元素都納入城市信息化管理的范疇。如果街道上的井蓋壞了,家門口的路燈不亮了,只要信息采集員通過智能手機安裝的數字城管APP軟件拍照,定位后上傳至數字城管平臺,由系統根據前期普查錄入的公用設施定位識別出設施產權單位,安排責任單位在第一時間到達現場對問題進行處置,并對責任單位的處置結果及時進行核查、考核評價。
城市治理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為更好地滿足市民的生活需求,提升城市管理效率,近年來,我市積極推進數字城管建設,通過科技手段實現數據匯聚、運行監控、協同聯動、趨勢研判,梳理城市的“堵點拐點”,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推動城市管理科學化、精細化、智慧化發展,提升城市品質,建設智慧城市。
目前,數字城管在市區設有網格巡查員9名,共下設二級平臺28家。將全市建成區40余平方公里監管面積劃分為19個責任網格和2400個單元網格,初步普查了23萬個城市管理部件,并明確了每個部件的名稱、歸屬部門等信息,確保問題準確派單、快速處置。特別是2024年7月,我市數字城管平臺與山西省運管服平臺成功聯網;2024年8月,完成市級平臺與山陰縣、平魯縣網絡地圖更新,實現“一張網觀全屏”。
為保障城市運行安全、高效、健康,按照高標準建成國家、省、市、縣四級數字城管平臺和聯網對接任務要求,朔州市城市管理局正在積極推進縣級數字城管平臺建設全覆蓋,目前已建成3個縣級數字城管平臺,覆蓋率50%。同時根據省級“數字城管平臺基礎上開展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升級”要求,由市城市管理局牽頭起草的《朔州市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建設工作方案》,已完成編制,并通過專家評審。
結合部門職責和工作實際,我市“數字城管”采取“線下人工巡查+線上受理投訴”的模式,全面推動平臺+“12345”熱線+“110指揮中心”高效聯動,數據融合共享,形成多渠道受理城市管理問題,保證了城市管理問題的及時解決,方便了市民的需求,拉近了與市民的距離,提升了市民的安全感、幸福感。
近期,在接到一起電路斷路引發的火災警報時,數字城管迅速協調聯動市交警隊、市路燈照明中心、市政公用處等單位,共同組織搶修排險。在市消防隊實施滅火處理以及后續降溫措施后,現場隱患得到了進一步排查,避免了二次事故的發生。交警負責維持現場交通秩序,市路燈照明中心配合開展斷電、電路維修等工作,市政公用處負責路面修復工作。這些舉措共同消除了安全隱患,有力化解了險情。
根據城市管理現狀實際,市城市管理局牽頭制定《解決市政公用領域民生熱點難點問題處理職責劃分方案》,建立《解決市政公用領域民生問題協調機制》,針對市政公用領域的民生熱點、難點問題中,權限不清、辦理緩慢、無人認領、群眾不滿意的問題,由市城市管理局牽頭,利用數字城管平臺,根據問題實際和職責權屬,提出辦理要求,交由相關單位辦理。截至目前,數字城管通過《解決市政公用領域民生問題協調機制》立案處置率達100%。
2024年7月底,山西省發改委批復了朔州市新型智慧城市數字底座建設項目。該項目總投資3183萬元,建設周期為兩年,以新型智慧城市各領域數據、技術和業務共性需求為牽引,建設全域感知、數據管理、城市生態、算法支撐、數字孿生和安全保障六大平臺,將實現城市全域數據匯聚與治理、城市海量數據管理、服務智慧城市生態、統一數據算法支撐、數字孿生建設和數據共享安全保障六大能力。有利于進一步夯實我市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等各領域的融合應用,
朔州市數據局負責人介紹說:“通過建設新型智慧城市數字底座,可驅動城市各行業、各業務部門優化服務流程、強化服務意識、豐富服務內容、拓展服務渠道、創新服務方式、提高服務質量,從而顯著提升政務治理和公共服務的精準性和有效性,提升宏觀調控科學化、政府治理精準化、公共服務便捷化水平,為推動全市數字經濟快速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
數字城管,讓城市管理更有速度、有溫度,一座品質城市的幸福圖景就此繪就。(劉淑花)